多元資產展望 — 2025年10月
21-10-2025
在美聯儲正式重啟減息周期後,全球市場延續了強勁的上升動能,為風險資產在短期內提供了支持。然而,大多數資產市場的估值已顯著偏高 – 特別是與人工智能(AI)相關的股票;投資者亦趨向「害怕錯失交易機會」(即所謂的 “Fear Of Missing Out” 或 FOMO)多於擔心估值偏高的風險。
中國方面,宏觀數據的表現仍然參差,其中消費及房地產市場持續偏軟發展,促使政府採取更為審慎及漸進的政策步伐。中港股市未來若要延續升勢,企業盈利將需要出現更明確的復甦來支持強勁的上升動能。
至於其他亞洲市場,南韓及台灣股市表現領先,主要受惠於強勁的科技出口及AI產品需求。然而,隨著估值接近高位,短期內市場或會出現整固。日本股市則受惠於市場對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有望延續寬鬆政策的預期,但當地債息上升或會限制日本股市的上行空間。
在固定收益方面,亞洲信貸息差已大幅收窄,限制了債券價格進一步上升的空間;與此同時,高收益債券的估值吸引力亦有所下降。在全球政治不確定性及各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的支持下,金價突破4,000美元水平;隨著資產間相關性上升,以穩定收益為主的多元資產策略相信仍然是應對波動市況的合適選項。
主要指標 | 2025年9月表現 | 年初至今表現 | |
MSCI所有國家亞洲﹙日本除外﹚指數(美元計) | 6.82% | 26.82% | |
MSCI中國指數(美元計) | 9.75% | 41.62% | |
滬深300指數(在岸人民幣計) | 3.34% | 20.72% | |
恒生指數(港元計) | 7.65% | 38.20% | |
台灣證券交易所指數(新台幣計) | 6.79% | 15.25% | |
MSCI台灣指數(美元計) | 9.38% | 25.96% | |
MSCI所有國家東盟指數(美元計) | 0.26% | 12.81% | |
摩根亞洲信貸中國總回報指數(美元計) | 0.82% | 6.27% | |
摩根亞洲信貸總回報指數(美元計) | 1.05% | 6.87% |
資料來源:摩根、MSCI及晨星,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的數據
中國 / 香港股票
- 隨著美聯儲在一段長時間後重啟減息周期,全球股市動能顯著回升。過去在經濟未有出現衰退的情況下,減息周期通常都會利好風險資產的表現。
- 然而,不少資產市場的估值已處於高位,股票市盈率更普遍比歷史平均值高出一個標準差以上;此外,股市出現了「FOMO」現象,情況在人工智能(AI)相關板塊尤其明顯。
- 美國政府持續停擺,由於國會未能通過預算法案,預計短期內美國政府難以恢復正常運作。這亦意味著,美聯儲今個月底的議息決定將缺乏官方經濟數據支持。儘管如此,市場仍然幾乎一致地繼續認為美聯儲將在今年10月及12月再度減息。
- 中國宏觀數據仍然表現參差,黃金周期間的消費表現大致符合或略遜預期,而房地產市場氣氛亦持續疲弱。
- 中國政府預料很大機會將繼續採取觀望取態,並於有需要時才會逐步推出刺激措施;因此,我們預期在今年10月底的四中全會上中央政府不會宣佈重大的寬鬆政策。
- 目前市場升勢主要由估值上調所帶動;但若股市要持續上行,相信需要見到企業盈利顯著回升才能夠支持市場偏高的估值水平。
- 就投資風格而言,投資者仍偏好如AI與科技自主化等增長型板塊,因相關板塊的增長能見度較為清晰,投資者亦願意為此支付溢價。
中國 A 股
- 零售投資者對A股市場的興趣持續上升,從銀行存款轉至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趨勢顯示,中國家庭正在增加對股市的參與程度。
- 另一方面,外資機構投資者仍然低配中國市場。儘管低配程度有所收窄,但外資尚未明顯參與本輪的股市升勢。
- 現時,A股市場估值已接近歷史高位區間,特別是在AI與科技板塊。隨著宏觀經濟活動表現依然參差,黃金周期後市場或會出現部分獲利回吐。
亞洲(日本除外)股票
- 經過第三季度的升勢後,北亞市場估值開始偏高,而東南亞市場估值則因政治與增長憂慮而維持偏低。
- 南韓「企業價值提升(Value-Up)」計劃持續推進,加上記憶體行業的上行周期較預期更強,因而重新吸引投資者關注當地股票機遇。
- 台灣股市受惠於美國AI投資及需求上升而走強;惟經過一輪升勢後,整體估值水平偏高,因此市場短線或會出現整固,尤其是第四季市場動能一般都有機會放緩。
新興市場(亞洲除外)股票
- 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仍然是短期內的主要風險因素;然而,商品價格走勢強勁、以及美聯儲的減息預期都為區內市場氣氛帶來一定支持。
日本股票
- 高市早苗意外勝出自民黨黨內選舉,並有望成為日本新首相,同時引發當地市場動態出現一些重大轉變。
- 其「早苗經濟學」(Sanaenomics)與「安倍經濟學」(Abenomics)類似,兩者都主張財政與貨幣雙寬鬆,市場因此擔憂日本國債供應增加及通脹上升,導致長端日債收益率走高。
- 另外,由於高市早苗的政策傾向寬鬆,日本央行或於10月暫停加息,令日圓近期明顯走弱。
- 日圓疲軟短線料有助支撐股市氣氛;但長遠而言,市場仍關注新首相的支持度及政策成效。
亞洲投資級別債券
- 亞洲投資級債券的信貸息差現時已極為收窄,今年以來該類債券的回報主要來自債券存續期方面的貢獻。隨著市場已大致消化今年餘下時間再減息兩次的預期,預計該類債券價格進一步上升的空間有限。
亞洲高收益債券
- 亞洲高收益債券的信貸息差持續收窄至低於長期平均值的一半以下。隨著風險偏好上升,加上新債供應量有限,投資者繼續集中追逐市場上同一批的債券。
- 由於信貸息差偏緊,亞洲高收益債券的絕對收益率水平亦開始下跌,令其風險回報比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新興市場債券
- 雖然信貸息差進一步收窄,但由於市場上未有太多能夠替代該類債券的收益選項,因此新興市場債券的投資需求仍然強勁;商品價格走高,亦為新興市場債券提供支持。
黃金
- 美國政府停擺、日本大選結束,以及法國政局不穩,都推升金價突破4,000美元心理關口。
- 投資者正積極為「貨幣貶值交易」(debasement trade)作出部署,目的是希望分散來自美國政府債券與美元資產的潛在風險;此外,各國央行亦繼續增持黃金來提升外匯儲備的多元化。
- 在一輪急升過後,金價現時技術上已變得超買,因此短線或會因政治不確定性降溫而出現回吐或整固。
多元資產
- 相較單一資產或傳統平衡組合,多元資產策略能提供較低的波動性。然而,近期股票、企業債,以及商品等風險資產間的相關性顯著上升。在當前市況充滿著不明朗因素的前提下,穩定的收益來源將成為投資回報的關鍵驅動力。
資料來源:彭博,截至2025年9月30日。
本文提供之意見純屬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惠理」)之觀點,會因市場及其他情況而改變。以上資料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應視作投資決策之依據。所有資料是搜集自被認為是可靠的來源,但惠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本文包含之部分陳述可能被視為前瞻性陳述,此等陳述不保證任何將來表現,實際情況或發展可能與該等陳述有重大落差。
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單位價格可升亦可跌,基金過往業績並不表示將來的回報。投資者應參閱有關基金之解釋備忘錄,以了解基金詳情及風險因素,投資者應特別注意投資新興市場涉及之風險。在決定認購基金之前,投資者應徵詢財務顧問之意見。如果選擇不徵詢財務顧問之意見,則應考慮該基金產品是否合適。
本文並未經證監會審閱。刊發人: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