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資產展望 — 2025年8月
13-08-2025
全球股票市場受市場充裕的流動性所支持,但由於第二季業績公布後出現倉位擁擠的現象,預料八至九月全球股市或將因而進入整固期,為年底潛在的反彈奠定基礎。亞洲以外的新興市場在高關稅、地緣政治風險,以及石油供應過剩的影響下波動性依然偏高。
亞洲(日本除外)股市則出現個別的回吐情況 — 南韓股市受加稅憂慮影響、台灣在半導體業績強勁後有獲利回吐,以及東南亞市場估值雖具吸引力但經濟增長仍然疲弱。日本大選後政局趨穩,而日本央行預期今年年底前仍有可能加息。
在中國與香港股市方面,儘管主動型基金仍維持低配取向,但南向資金趨勢持續強勁,為港股市場提供支持,而A股則在科技及金融板塊帶動下逐步追趕港股表現。
亞洲信貸市場表現穩健 — 投資級別債的信貸息差雖處於偏緊水平,但整體孳息率仍具吸引力;至於高收益債券雖然在資本增值的潛在空間有限,但市場對高息資產的需求依然強勁。新興市場債券則面對大宗商品價格下行所帶來的壓力。
黃金持續整固,但在各國央行的避險需求支持下仍具吸引力。雖然近期風險資產之間的相關性有所上升,但多元資產策略在的分散風險及收益特性,令有關策略依然值得投資者關注。
主要指標 | 2025年7月表現 | 年初至今表現 | |
MSCI所有國家亞洲﹙日本除外﹚指數(美元計) | 2.56% | 17.44% | |
MSCI中國指數(美元計) | 4.80% | 22.97% | |
滬深300指數(在岸人民幣計) | 4.27% | 5.70% | |
恒生指數(港元計) | 3.11% | 26.68% | |
台灣證券交易所指數(新台幣計) | 6.93% | 4.59% | |
MSCI台灣指數(美元計) | 5.43% | 16.14% | |
MSCI所有國家東盟指數(美元計) | 2.01% | 7.97% | |
摩根亞洲信貸中國總回報指數(美元計) | 0.46% | 4.25% | |
摩根亞洲信貸總回報指數(美元計) | 0.63% | 4.48% |
資料來源:摩根、MSCI及晨星,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的數據
中國 / 香港股票
- 受惠於市場流動性充裕,全球股市於七月顯著反彈;但在第二季業績期後,市場倉位已出現擁擠跡象,因此預期八至九月全球股市有機會出現適度整固,為年底進一步上升作準備。
- 隨著美國確定最新關稅稅率,雖然有助移除部分市場上的不確定性,但美國經濟已開始顯露出疲態。現時,美國有效關稅為15%,較早時市場預期該關稅水平將額外推高通脹25個基點。即使當地勞動參與率有所下降,但非農新增職位(連同經調整後數據)仍然創下2020年以來最弱增長。儘管市場預期美聯儲減息步伐或會因而加快,但較高的通脹水平仍可能限制美聯儲未來大幅減息的空間。
- 雖然中港股市亦受惠於全球流動性充裕,但資金主要來自於被動型基金,而不少主動型長倉基金現時仍傾向低配中國股票。不過,我們見到七月流入香港的南向資金達170億美元,年初至今更累計流入1,100億美元,現時已經超越了2024年的全年水平。
- 中國宏觀數據表現分化,預料中國政府將保持觀望態度,並在有需要時逐步出台刺激措施。雖然中國股票現時估值已回升至略高於平均水平,但我們預期資金將繼續於增長能見度較高的板塊之間輪動。
- 香港股市的動能繼續保持活力,HIBOR利率或因金管局入市支持聯繫匯率而上升,但預料在市場流動性充裕下,HIBOR利率仍將遠低於過往水平。
中國 A 股
- A股早前表現落後於港股,但近期在科技與金融板塊帶動下開始追趕起來。AH股溢價雖仍處於較低水平,但整體已開始由極低的水平回升。
- 市場整體估值現時略高於歷史平均值,預料資金將持續關注增長能見度較高的行業,當中「反內卷」的主題仍是市場焦點。
亞洲(日本除外)股票
- 由於美國股市在倉位擁擠下短線或出現整固,因此與美股高度相關的市場亦可能同步調整。
- 南韓自大選後顯著反彈,但因新政府提出加稅建議下而出現回吐,投資者亦對較早時非常受歡迎的控股公司折讓收窄投資主題進行沽貨獲利。雖然該加稅方案或不會如原案落實,但短期市場情緒趨向審慎,不過相信此輪的市場回吐屬基本面良好下的健康調整。
- 台灣因半導體關稅結果優於預期而受到激勵,特別是那些於美國有投資的企業或可獲豁免。雖然豁免定義及電子產品是否會再被加徵關稅等仍有不確定性,但最新發展總算為市場解除了一項主要風險。台灣企業第二季業績表現強勁,但估值同時已升回至歷史高位區間上端,因此預計在業績期後台股或多或少將出現一定的整固。
- 東南亞市場估值則繼續保持偏低,而整體股市亦開始呈現一些追落後的情況。然而,若果後市美聯儲維持按兵不動,東南亞市場或會同步暫停減息,阻礙其原已疲弱的經濟復甦。
新興市場(亞洲除外)股票
- 亞洲以外的新興市場受到高關稅的打擊,例如巴西面臨的關稅就高達50%。俄烏局勢仍存在不確定性,雖然市傳普京與特朗普將於數日內舉行峰會,但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風險仍未解除。
- 另外,油組OPEC+ 將於九月起每日增產8萬桶原油,預料會完全抵消該組織一年前的減產措施,並意味第四季起石油供應將出現過剩,而油價受壓力下市場或難免變得更加波動。
日本股票
- 雖然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失去多數席位,並一度傳出石破茂八月將會辭職,但最新消息顯示其短期內將留任首相,以繼續推進與美國的貿易談判,至於近期日本獲得較優惠的關稅待遇亦為石破帶來一定支持。
- 政治噪音消退後,日本國債市場亦有回穩,拍賣需求改善亦是支持因素。儘管日本央行淡化通脹與加息需求,但若當地政局保持平穩而通脹依然高企的話,預計今年年底前日本央行仍可能加息。
亞洲投資級別債券
- 儘管就業數據遜於預期提升了市場對減息的期望,但在美聯儲保持耐性下,加上海外投資者對美債拍賣需求疲弱,我們預期美國國債的孳息曲線將保持陡峭。
- 亞洲投資級別債的信貸息差持續收窄至歷史上一個偏緊的水平,但由於其絕對收益率水平仍具吸引力,因此繼續被市場視為分散股票風險的工具,支持其投資需求保持穩固。
亞洲高收益債券
- 相關債券的信貸息差進一步收窄至低於歷史平均值的水平,當中的工業類高收益債表現尤為強勁,主要因為受惠於基本面改善。
- 儘管相關債券的信貸息差已收窄至極低水平,限制了資本增值的潛在空間,但市場追逐收益的需求仍令亞洲高收益債券氣氛保持強勁;美元走弱亦有助紓緩東南亞企業的融資壓力。
新興市場債券
- 新興市場債券的信貸息差維持收緊的狀態,但美元偏弱仍對區內債券有支持。然而,OPEC+ 擴大原油生產數量,以及美國對銅加徵關稅等都將對以大宗商品出口為主的新興市場造成壓力。
黃金
- 金價持續整固,雖然在七月底至八月初期間美元一度轉強,但金價未見明顯回落,顯示對黃金的投資需求仍然穩固,資金亦持續由法定貨幣分散至黃金之上。
- 各國央行仍持續增持黃金以分散外匯儲備,黃金亦是應對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的重要對沖工具。
多元資產
- 相較單一資產或傳統平衡組合,多元資產策略能提供較低的波動性。然而,近期股票、企業債,以及商品等風險資產間的相關性顯著上升。在當前市況充滿著不明朗因素的前提下,穩定的收益來源將成為投資回報的關鍵驅動力。
資料來源:彭博,截至2025年7月31日。
本文提供之意見純屬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惠理」)之觀點,會因市場及其他情況而改變。以上資料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應視作投資決策之依據。所有資料是搜集自被認為是可靠的來源,但惠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本文包含之部分陳述可能被視為前瞻性陳述,此等陳述不保證任何將來表現,實際情況或發展可能與該等陳述有重大落差。
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單位價格可升亦可跌,基金過往業績並不表示將來的回報。投資者應參閱有關基金之解釋備忘錄,以了解基金詳情及風險因素,投資者應特別注意投資新興市場涉及之風險。在決定認購基金之前,投資者應徵詢財務顧問之意見。如果選擇不徵詢財務顧問之意見,則應考慮該基金產品是否合適。
本文並未經證監會審閱。刊發人: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