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資產展望 — 2025年9月
18-09-2025
全球股市動能加快,因投資者預期美聯儲自九月起將展開更積極的減息週期,主因美國就業數據轉弱及通脹符合預期所致。市場現已反映今年及明年各減息75個基點的預期,但若美聯儲未有更大幅減息或比市場預期更加偏鴿的言論,市場或會在美聯儲議息後出現獲利回吐。
中港股市方面,宏觀數據表現參差、估值略高於歷史平均水平,同時預計當局將循序漸進地加推更多政策支持。中國A股正吸引更多零售投資者參與,但AI及科技板塊估值已偏高,短期或有獲利壓力。亞洲(日本除外)受惠於美元走弱及利率下降,惟南韓及台灣經歷大幅反彈後或見整固,東盟市場估值偏低,但可能受制於政治風險。
亞洲信貸市場保持穩健,投資級別債券息差收緊,市場對高收益債券的投資需求亦依然強勁。亞洲以外的新興市場面臨地緣政治風險,黃金則在央行買盤帶動下向上突破整固區間。至於多元資產策略的分散投資及收益特性,相信對投資者仍具吸引力。
主要指標 | 2025年8月表現 | 年初至今表現 | |
MSCI所有國家亞洲﹙日本除外﹚指數(美元計) | 1.10% | 18.72% | |
MSCI中國指數(美元計) | 4.94% | 29.04% | |
滬深300指數(在岸人民幣計) | 10.52% | 16.82% | |
恒生指數(港元計) | 1.34% | 28.38% | |
台灣證券交易所指數(新台幣計) | 3.19% | 7.93% | |
MSCI台灣指數(美元計) | -0.85% | 15.16% | |
MSCI所有國家東盟指數(美元計) | 4.21% | 12.52% | |
摩根亞洲信貸中國總回報指數(美元計) | 1.11% | 5.40% | |
摩根亞洲信貸總回報指數(美元計) | 1.22% | 5.76% |
資料來源:摩根、MSCI及晨星,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的數據
中國 / 香港股票
- 隨著市場開始計入美聯儲自 9 月起將更積極減息的預期,全球股市動能顯著加快。
- 由於近期多項就業數據疲弱,加上過往數據亦被大幅下修,反映美國勞動市場走弱,令投資者認為美聯儲未來將傾向支持就業而非遏抑通脹,進一步支持了市場的減息預期。
- 此外,作為美聯儲在 9 月 17 日議息前最後一項關鍵數據, 美國8 月消費物價指數 (CPI) 與市場預期一致,不過由關稅引發對通脹的影響則仍然有限、暫時未見廣泛擴散,令市場幾乎一致地相信今年美聯儲最多減息 75 個基點,而去到明年亦會再減息 75 個基點。
- 然而,鑒於市場已提前反映美聯儲將會積極減息的預期,因此除非議息會議上美聯儲直接減息 50 個基點、或發表極度鴿派的言論,否則在美聯儲議息後市場或會借勢沽貨獲利。
- 中國宏觀數據好壞參半,當中8 月的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生產及消費表現均遜於預期,但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負增長的情況則有所改善。我們預計中國將暫時維持觀望態度,並在有需要時再逐步推出更多刺激經濟的措施。
- 雖然估值已略高於長期均值,但預期投資者將持續在增長能見度較高的板塊之間輪動。
- 來自外資的亞洲(日本除外)主動型長倉基金於 8 月首次轉為超配中國,這是過去四年以來的首次。雖然全球及新興市場主動型基金仍然低配中國,但低配幅度已逐步收窄,顯示全球資金對投資於中國的興趣持續回升。
中國 A 股
- 零售投資者對 A 股市場的參與興趣持續上升,7 至 8 月由銀行存款轉向至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趨勢明顯,反映中國家庭對股市的參與程度正在增加。
- 然而,近日市場傳出中國政府或會考慮為過熱行情降溫的消息,短線或會令A股大市出現整固情況。
- 鑒於近期宏觀數據偏弱,市場或期待政府推出更多刺激措施;然而,若相關期望過高的話反而可能會為後市帶來更大的失望,尤其是因為預期當局將維持漸進並觀望的政策取向。
- 此外,近期 A 股人工智能 (AI) / 科技板塊的強勢反彈已引發市場對於其估值偏高的憂慮,因此亦可能令到市場短期內出現部分獲利回吐的情況。
亞洲(日本除外)股票
- 美元結構性走弱、環球利率整體偏向下行,都繼續為亞洲股市提供正面的背景支持。
- 南韓因「企業價值提升 (Value-Up)」計劃一事取得進展,加上新政府決定撤回早前調低資本利得稅門檻的方案,引發投資者對當地企業重組的重新關注。
- 台灣股市因甲骨文 (Oracle) 與博通 (Broadcom) 公佈 AI 收入指引而上升。不過,由於股市經過一輪升勢後估值已偏高,短期 (尤其是在美聯儲會議後) 或會出現整固格局。話雖如此,我們仍預計台灣股市將與美國科技股保持較高的走勢相關性。
- 東盟市場估值依然偏低,若美聯儲減息後東盟各國同樣更積極地跟隨減息的話,或有望觸發新一輪追落後的上升行情。然而,印尼、菲律賓等地的政治不確定性仍是最大的潛在阻力。
新興市場(亞洲除外)股票
- 北約 (NATO) 風險升溫,提升新一輪歐美對俄羅斯加推制裁的可能性,同時亦是亞洲以外新興市場短期內最大的風險。另一方面,美元走弱而大宗商品價格偏強則為相關市場氣氛提供了一定支持。
日本股票
- 石破茂宣佈辭任日本首相後,執政自民黨將於 10 月 4 日舉行黨內選舉。現時,小泉進次郎及高市早苗被視為下任首相的熱門人選,兩者亦同樣提出要擴大財政支出的計劃。
- 在政局不確定性的影響下,日圓持續表現偏弱;即使美元因減息預期走弱,日圓似乎仍未因而見到明顯反彈。
- 同時,隨著新一任日本首相即將誕生,日本央行在 10 月會否加息的不確定性亦有所上升,預料投資者短期內將會以觀望態度為主。
亞洲投資級別債券
- 美國國債收益率已反映出投資者對今年最多減息 75 個基點的預期,因此預計相關收益率進一步下行的空間有限。
- 亞洲投資級債券的信貸息差已處於非常收緊的水平,而今年以來大部份的投資回報源自利率市場對債券價格的正面作用,後市的額外收益空間亦已變得有限。
亞洲高收益債券
- 信貸息差持續收窄至低於長期平均水平的一半,當中亞洲工業類高收益債表現尤為突出,主因受惠基本面改善及正面的宏觀環境。
- 雖然信貸息差收窄令資本增值的空間變得相當有限,但市場追逐收益的需求仍然強勁;美元走弱亦有助於紓緩東南亞企業的融資壓力。
新興市場債券
- 信貸息差依舊緊窄,但美元走弱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上升,為相關地區資產帶來支持。
黃金
- 在市場預期美聯儲將更積極減息下,金價終於成功向上突破早輪的整固區間。各國央行亦持續增加黃金儲備以分散外匯風險。
- 黃金最新在全球央行儲備中的佔比達到 27%,並且是自 1996 年以來首次超越美債。
- 另外,黃金仍是有效對沖地緣政治風險的工具;然而,由於近期金價正處於超買區域,短期或會先行出現技術性調整或整固,其後才會再伺機進一步向上突破。
多元資產
- 相較單一資產或傳統平衡組合,多元資產策略能提供較低的波動性。然而,近期股票、企業債,以及商品等風險資產間的相關性顯著上升。在當前市況充滿著不明朗因素的前提下,穩定的收益來源將成為投資回報的關鍵驅動力。
資料來源:彭博,截至2025年8月31日。
本文提供之意見純屬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惠理」)之觀點,會因市場及其他情況而改變。以上資料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應視作投資決策之依據。所有資料是搜集自被認為是可靠的來源,但惠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本文包含之部分陳述可能被視為前瞻性陳述,此等陳述不保證任何將來表現,實際情況或發展可能與該等陳述有重大落差。
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單位價格可升亦可跌,基金過往業績並不表示將來的回報。投資者應參閱有關基金之解釋備忘錄,以了解基金詳情及風險因素,投資者應特別注意投資新興市場涉及之風險。在決定認購基金之前,投資者應徵詢財務顧問之意見。如果選擇不徵詢財務顧問之意見,則應考慮該基金產品是否合適。
本文並未經證監會審閱。刊發人: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