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一季固定收益季度投资展望

28-02-2024

美国:观望政策转向,需要更大耐性

美国通胀数据转趋疲弱,加上联储局在2023年第四季发表措辞温和的言论,支持市场预期2024年实现政策转向。 2022年和2023年的货币紧缩周期高峰可能已经过去,当时联储局分别加息425个基点及100个基点;其后在2023年9月份的议息会议,基于通胀趋势放缓而暂停加息。 然而,2024年1月的通胀数据出乎意料地上升,使通胀持续放缓的期待有点举步维艰。 整体而言,我们相信联储局将会确保通胀可持续地达到央行的2%目标,并在减息路径上保持耐性。

通胀环境转变,加上联储局对美国经济状况审慎乐观,令市场对2024年减息幅度的预期有所改变— 由2024年初预期年内减息七次,改为预料只减息三至五次 。 若通胀仍出乎意料地居高不下,6月份减息存在若干风险,这亦意味着美国国债收益率的波幅可能加剧。

在贸易、商业投资及消费上升带动下,美国实质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23年第四季表现强劲,按年上升3.1%(2023年第三季按年上升2.9%)。 我们的基本预期是在过去两年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后,经济趋势将转趋疲弱。 财政刺激措施减退、借贷成本上升,加上消费放缓,可能使经济增长在2024年面临若干阻力。

中国:为应对增长放缓,采取宽松立场

中国2023年第四季的GDP较2023年第三季放缓,但在低基数效应下,按年扩张5.2%(2023年第三季按年扩张4.9%)。 以按年基础计,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及零售销售均加速。 然而,房地产销售仍然呆滞。 通缩趋势加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2024年1月按年下跌0.8%。

中国已加大宽松政策力度,尽管大多数措施的规模不大而且零碎。 我们认为货币政策的选择有限,目前的重点仍然是采取宽松措施,预料不会大幅偏离。 房地产业方面,在2024年1月推出的新政策专注房地产融资,包括把合资格项目列入「白名单」,以获取融资以及投资性房地产营运贷款。 我们认为这些措施带来些微正面影响。 我们相信房地产销售对房地产业的复苏仍起着关键作用,而这必须提高市场对收入增长和就业保障的预期。 虽然与过去数年比较,房地产业对经济造成的拖累可能较小,但政府亦需要实施整体的通货复胀政策,可能包括加推财政刺激措施。

我们认为政府在短期内仍然面临财政扩张政策成效、人口结构问题及需求疲弱的挑战。 下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应可就增长动力提供更多线索,而聚焦高质量增长应该仍然是中国政府的首要政策。 其中考虑的一些关键假设包括: 把财政赤字设定为3%至4%,而政府发债规模与去年相若;中国人民银行(人行)向银行提供更多用于基建和房地产业的抵押补充贷款 ,以及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例如调降存款准备金率和减息。

亚洲:通胀持续放缓,为推进宽松政策提供支持

亚洲疫后增长复苏及稳定的宏观环境,为亚洲债券发行人的信贷质素提供支持。 市场广泛假设美国政策转向不会与经济大幅放缓同时发生,这将限制大部分亚洲国家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 货币政策过度紧缩并无导致亚洲银行普遍面临资产质素问题,区内银行的不良贷款保持稳定。 我们预料部分亚洲国家在2024年开始减息,因其2023年第四季的通胀趋势转趋温和。 借贷成本下降,应该会对为扩展计划融资的信贷意欲带来正面影响。 加上内需稳健,应可支持增长趋势。 由于大部分亚洲国家均为净大宗商品进口国,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导致油价大幅飙升,使亚洲面临若干风险,但是我们认为风险可控。

>>按此下载完整报告

本文提供之意见纯属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惠理」)之观点,会因市场及其他情况而改变。 以上资料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应视作投资决策之依据。 所有资料是搜集自被认为是可靠的来源,但惠理不保证资料的准确性。 本文包含之部分陈述可能被视为前瞻性陈述,此等陈述不保证任何将来表现,实际情况或发展可能与该等陈述有重大落差。

投资涉及风险,基金单位价格可升亦可跌,基金过往业绩并不表示将來的回报。 投资者应參阅有关基金之解释备忘錄,以了解基金详情及风险因素,投资者应特别注意投资新兴市场涉及之风险。 在决定认购基金之前,投资者应征询财务顾问之意见。 如果选择不征询财务顾问之意见,则应考虑该基金产品是否合适。 本文并未经证监会审阅。 刊发人: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