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領域中長線投資價值吸引

中國經濟增長不如以往強勁,隨著疫情再次升溫,上海實施全面封控,不免令市場憂慮今年的經濟環境將面臨更多挑戰。然而,即使疫情反覆,國內的醫療保健行業仍然處於結構性增長趨勢,加上國內生物技術不斷提升,近年創新藥研發均取得重大成果,又同時獲政策支持,中長線的投資價值仍然不變。

受中美科技博弈升溫、加息預期、俄烏衝突及國內一系列政策等因素影響,醫療保健板塊多次迎來估值修正,其中,部份海外業務比重較大的生物科技公司更被美國商務部列入未經核實名單,導致股價跌幅加劇,幸美方未有任何後續行動,市場對該因素亦逐漸淡化。事實上,被納入該名單的公司,並不代表不能與美國公司有任何的商業來往,摩通於二月初發表報告指,名單內的公司的財務影響於短期內仍然可控。

監管政策對仿製藥企的影響較大

醫藥行業為近年來備受國內政策影響行業,中央於2017年實施「兩票制」,壓縮醫藥流通環節,直接影響醫藥企業的銷售模式,令銷售費用有所增加。2019年,中央則開始中對多個藥品領域實行帶量採購政策,即「以量換價」,令部分藥企盈利受到影響,近年更延伸至醫療器械。除上述政策外,中央亦推出藥品註冊程式改革政策及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究新政策,令板塊表現受壓。

然而,隨著不少政策已相繼出台,政策風險已大大降低,行業亦已大致完成整合,更有利於優質藥物分銷商的市場地位。事實上,上述政策對仿製藥企會造成較大影響。由於創新及研發能力較強的製藥公司的產品同質化程度較低,難以被其他同業複製,擁有較高的定價權,因此政策對其影響不大,在部署醫藥板塊上投資者可以創新藥公司作首選。

國內單抗藥物市場正急速發展

中國經濟近年由量轉質,醫藥行業的發展亦以創新作主導,投資市場上創新藥公司較受資金青睞。中央相當支持醫藥創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去年發布《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提高臨床試驗創新藥的標準,長遠有助優質創新藥企及醫藥研發外包(CRO)市佔率更加集中。另外,中央亦加快創新藥的審批過程及加速納入醫保目錄而提高市場滲透,並同時優化創新藥企的稅收政策,以減輕其營運成本。

單克隆抗體藥物(單抗藥物)在生物技術製藥中佔有重要地位,亦是近年中國成功開發的創新藥之一。該藥主要用作治療癌症等疾病,由於其副作用較少,國內單抗藥物市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單株抗體市場規模預計超過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到2025年預計規模將增至1810億元,2030年的規模更有望增至4091億元1

客觀因素方面,中國人口老化加速及人均壽命不斷延長,預料65歲以上的人口在2025年達2億,佔總人口14%,而在2050年增加超過1倍至3.7億,佔總人口26%2,對醫療服務或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時,中國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遠低於已發展國家,2021年為2115元,增長約15%。據市場調查機構Statista的數據顯示,2019年首十大歐美發達國家的平均人均醫療支出約6470美元4,但亦反映醫療保健相關板塊具龐大增長潛力。

資料來源:

  1. 弗若斯特沙利文,山西證券,20221
  2. 人口金字塔,截至2022221
  3. 國家統計局,20221
  4. Statista20219

文章發佈於2022年4月2日《i-Money》惠理基金專欄。

焦點基金:

免責聲明:本文提供之觀點純屬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惠理」)觀點,會因市場及其他情況而改變。以上資料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可視作倚賴之依據。所有數據是於呈示之日搜集自被認為是可靠的數據源,但惠理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本文包含之部分陳述可能被視為前瞻性陳述,此前瞻性陳述不保證任何將來表現,實際情況或發展可能與該等前瞻性陳述有重大落差。本文件並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刊發人: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