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電池技術優勢,中國廠商市佔率有望繼續提升

隨著氣候變化廣受全球多國關注,各種減碳措施應運而生,廢除燃油車更成為大部分國家的長期目標,取而代之的是電動車。縱使全球晶片持續短缺,但仍無礙電動車銷售表現,亦同時帶動電池及儲能行業急速發展。中國目前擁有領先全球的電池技術,研發創新能力較國際同業強,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高。

歐洲中國佔據全球電動車市場近九成

受新冠疫情拖累,去年全球汽車銷量約7800萬部,下滑13.8%。然而,全球電動車銷售則逆勢增長,去年增幅達41%至約300萬部,今年上半年更已達到260萬部,按年急升1.6,意味2021年將錄得高雙位數增幅。目前電動車市場主要集中在歐洲及中國,兩者合共佔全球市場高達87%。隨著不少國家推出補貼及減稅等措施,市場預計2025年電動車銷量將達1500萬部,2030年更升至2500萬部

政策支持未來中國電動車銷售比例升至兩成

為大幅削減溫室氣體,全球各國設定了碳中和的時間表,中國提出要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日韓、歐美、英國及加拿大等則計劃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歐盟更同時宣布目標在2035年全面禁止搭載內燃機的汽車新車銷售,包括汽油車及油電混合車等。中國也有政策支持電動車發展,國務院去年11月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要求在2025年前新能源汽車銷售量的佔比,由目前的5%提高至20%,意味著新能源汽車銷售規模將有超過600萬部

中國電池龍頭產能持續擴張助提高市佔率

電動車發展已是大勢所趨,銷量逐年遞增已成市場共識,動力電池行業將直接受益。目前全球只有數間電動車電池廠的質量滿足智能電動車的能量密度要求,而中國作為其中之一,其他分別為日本及韓國。為應付電動車需求急增,中國電池龍頭於去年底開啟新一輪產能擴張,加上保持高強度的投資研發,預期將驅動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市場更預測於2025年電動車電池產能將擴至600GWh5

推進垂直整合模式更有效掌控原材料供應

原材料為電池製造企業的主要成本,隨著電池需求持續上升,亦帶動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從而壓縮電池廠的利潤空間。為減輕原材料成本,國內電池廠商近年與多間上游原材料企業簽訂協議,已逐步建立上游礦石資源、鋰鹽材料及正極材料的布局版圖。事實上,透過垂直整合的經營策略,可以更好掌控上游關鍵原材料的長期供應,提高議價能力的同時,亦有助穩定公司的毛利率表現。

現時全球電動車電池市場形成三分天下之勢,由於中國電池更安全及更低價,吸引不少國際車廠就電池供應展開合作,成為該行業的龍頭。隨著電動車愈來愈普及,不少車廠推出平民版的車型,務求能以量取勝,無疑有利中國電池廠繼續擴大市佔率。事實上,中國電池廠的研發費用比率於過去三年保持在6.5%7.1%之間5,高於日韓電池廠。縱使提高研發會削弱盈利表現,但隨著生產技術的提升,長遠可以有效降低營運成本及提高營利表現,利好估值進一步提升。

資料來源:

  1. 國際汽車製造商協會(OICA), 20214
  2. 國際能源署(IEA) 2021年全球電動車展望》, 20216
  3. Canalys市場調查報告, 20218
  4. 國務院《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202011
  5. Bloomberg 中國電池行業研究, 202112

文章發佈於2021年12月11日《iMoney》惠理基金專欄。

了解中華匯聚基金

免責聲明:本文提供之觀點純屬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惠理」)觀點,會因市場及其他情況而改變。以上資料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可視作倚賴之依據。所有數據是於呈示之日搜集自被認為是可靠的數據源,但惠理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本文包含之部分陳述可能被視為前瞻性陳述,此前瞻性陳述不保證任何將來表現,實際情況或發展可能與該等前瞻性陳述有重大落差。本文件並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刊發人: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