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時A股指數換馬 金融股成贏家


即使現時「入摩」的股份數量不算太多──234隻僅佔所有中國上市公司數量的6.7%,但加入MSCI明晟指數有象徵式意義,預期能使中國加快金融改革及推進人民幣和證券市場國際化。

MSCI明晟指數宣布,由6月1日起把234隻中國A股加入旗下全球及區域性指數,即使首階段的納入因子僅2.5%,市場已預期會吸引超過400億美元資金流入A股。個別券商甚至預期,如果A股100%納入MSCI,未來5年至10年,將有超過6000億美元流入內地股市,佔A股市值的7%。

全數入摩指日可待

即使現時「入摩」的股份數量不算太多──234隻僅佔所有中國上市公司數量的6.7%,但加入MSCI明晟指數有象徵式意義,預期能使中國加快金融改革及推進人民幣和證券市場國際化。

當A股市場更加開放,當局取消互聯互通每天額度,以及放鬆對指數衍生品的監管要求,A股100%納入MSCI指日可待。

除了MCSI明晟指數外,現在全球最多機構投資者採用的還包括富時國際有限公司(富時)編製的指數。富時最近亦為旗下的富時價值股份中國A股指數重新調配組合,因此,透過價值選股機制,挑選股票納入為成分股,追蹤該指數的價值型中國A股ETF亦將跟隨「換馬」。有關選股機制使用估值、股票質素及逆向投資篩選等標準,挑選派息高、優質,以及未被市場分析師過分吹捧的價值型股票。

現在富時價值股份中國A股指數的50隻成分股中,有16隻為高股息、高質素、低估值、剛被納入的A股,佔指數比重的28.4%,取代投資價值偏低的16隻股票。

「換馬」後指數組合的市盈率僅約8倍,股息率約3厘,股本回報率約16.6%;指數金融股佔比最大,約72%,佔比排行第二及第三的行業為消費股及工業股,分別佔約12%及8%。

相信大部分投資者都知道,只追蹤50間最大市值公司的富時中國A50指數(A50指數)每年調整組合4次,分別於3月、6月、9月及12月。富時價值股份中國A股指數的組合調整則不同,此指數每逢5月及9月的第三個星期五,都會審核目標公司最新公布的全年、半年期損益表及資產負債表,憑最新財務數據重新調配股份比重,以第一時間納入具有投資價值的股票。

內企佔國際指數比重趨升

根據彭博數據,年初至5月25日,價值型中國A股ETF跑贏同類型A50實物型ETF約0.8%,證明運用價值選股機制選股,有助跑贏大盤ETF。「換馬」後的價值型中國A股ETF更具投資潛力,值得期待。此ETF同時提供港元和人民幣交易。

就全球股票市場而言,A股市值高達11.8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市場。對於投資者來說,中國股市規模之大,絕對不容忽視,預期A股未來佔各大指數公司旗下全球及區域性指數的比重將愈來愈高,並有更多被動型資金進入A股市場,投資者可考慮投資A股ETF,及早部署。

本文由惠理撰寫,於2018年5月29日刊登於信報。